你的位置:富华优配_正规实盘配资|配资门户网 > 配资门户网 > 在线配资公司股票 中邮消费金融:净利润逆势大增,合规问题成隐患
在线配资公司股票 中邮消费金融:净利润逆势大增,合规问题成隐患
发布日期:2025-04-22 22:15    点击次数:185

在线配资公司股票 中邮消费金融:净利润逆势大增,合规问题成隐患

(原标题:中邮消费金融:净利润逆势大增在线配资公司股票,合规问题成隐患)

来源:经理人网

作者:南岂珵 编辑:曹諵

中邮消费金融近期可谓颇受关注。

一方面,在一众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大幅缩水的背景下,中邮消费金融的逆势增长,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5.41亿元,同比增长8.48%;实现归母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54.02%。

但另一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的一纸罚单再次暴露出中邮消费金融合规问题,其中包括未充分披露合作类产品信息,以及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消费贷款被挪用等。

是什么造就了中邮消费金融的“非凡净利”?而在合规监管趋严趋广趋深的当下,中邮消费金融这种“非凡净利”又能否持续呢?

净利逆势增长54%,原因或在不良资产的甩卖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邮消费金融总资产672.29亿元,同比增长15.47%。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75.41亿元,净利润8.04亿元,分别相较上年同期的69.52亿元、5.22亿元增长8.47%、54.02%。

对比中邮消费金融过往业绩,2021年至2023年,中邮消费金融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6.86亿元、60.48亿元、69.52亿元,同比增长16.92%、6.37%、14.93%,连续三年增长;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2.29 亿元、4.43亿元、5.22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05.63%、-63.97%、17.83%。

可见,中邮消费金融营收稳步增长,但净利润波动剧烈,而这背后一个重要因素是信用减值损失。

数据显示,2021年末,中邮消金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9.9亿元和10.23亿元,逾期贷款率为4.49%,不良贷款率为2.31%;2022年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增至25.02亿元和15.14亿元,逾期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率分别小幅增长至5.07%和3.07%;到了2023年,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余额迅速攀升至34.65亿元和18.7亿元,逾期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率也快速上升至 5.85%和3.16%,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长期高于65%。

如此境况,直接导致中邮消费金融信用减值损失大幅上升,2021年-2023年其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28.48亿元、43.29亿元、47.87亿元。

2024年,中邮消费金融的净利润明显提速,何故?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拆分中邮消费金融2024年的业绩观察:2024年上半年,中邮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为37.14亿元,同比增长12.75%;净利润为2.38亿元,同比下降4.80%。而下半年,中邮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为38.27亿元,同比增长4.62%;净利润为5.66亿元,同比增长108.09%。

显而易见,中邮消费金融上下半年营收基本持平,但是下半年的归母净利润确是上半年的2.38倍。

对此,中邮消费金融解释称,2024年国内消费金融市场在宏观经济复苏承压、居民消费信心波动的背景下,呈现出“稳增长”与“防风险”的行业特征,公司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效益优先”高质量发展,锻造“自主可控”核心竞争力,努力完成各项经营指标,实现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稳步增长。

不过,若梳理分析可以发现,中邮消费金融2024年或者说2024年下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或与不良资产的处置直接相关。

根据银登网信息,2024年12月3日,中邮消费金融挂牌转让2024年第3至6期个人不良贷款,拟转让的本息总金额达71.71亿元,起拍价为1.51亿元,折扣率仅为0.2折。此外,2024年5月、11月,中邮消费金融分别挂牌转让两期资产包,本息合计11.88亿元。

六期挂牌转让,合计转让的不良资产达83.59亿元。

而这不仅能够化解潜在风险,使中邮消费金融轻装上阵,还能释放拨备和减少信用减值损失,即不良资产转让产生的损失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通过降低应纳税所得额,有效减轻企业所得税税负,同时转让不良资产后中邮消费金融无需再为这部分资产计提大量拨备以及减少信用减值损失。

合规问题成隐患

虽然业绩亮眼,但是经理人网也注意到中邮消费金融在合规管理方面却呈现出不同 “面孔”。

最直观的就是,月初(4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对中邮消费金融开出一张85万元的罚单,原因则是其未充分披露合作类产品信息、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消费贷款被挪用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这也并非中邮消费金融首次被罚。

梳理可见,2017年8月,中邮消费金融因为违反规定从事未经批准或者未备案的业务活动被监管部门罚款80万元;2021年9月,中邮消费金融因贷后管理严重违反审慎被罚款50万元;2024年7月,中邮消费金融因违反征信异议处理规定再次被罚款78万元。

当然,被监管处罚只是一方面,实际经营过程中,中邮消费金融还存在担保费“暗箱”。

根据北京商报报道,消费者李明(化名)通过中邮消费金融合作的助贷平台处申请了一笔68500元借款,年利率4.7%,分3期还款。按时还款两期后,李明在最后还款时发现每月除了正常利息,竟然还需多交一笔500多元的所谓担保费,而这个费用其自称完全不知情。

不过查询借款合同,其中写到“借款人正常还款时,本借款合同项下综合年化利率由贷款年利率及客户向担保机构支付的担保综合服务费率组成,整体综合年化利率不超24%”。另在《个人贷款委托担保合同》中,一条款显示,福建智云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厦门益通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联合向李明收取了每期578.5元的担保费。据此计算,李明该笔借款的实际年化利率应为19.79%。

借款综合成本不超24%,未越过监管规定红线,但消费者不买单的是,消费者在认知上处于弱势一方,签署借款协议时,通常并不会细读每一条款,过程较为笼统,中邮消费金融为何不在贷款时向其明确提醒?

事实上,不止中邮消费金融,网贷平台的担保费一直困扰着消费者,例如经理人网此前报道《违规收取息费,“老四家”锦程消金再遭重罚》中就曾指出,“服务费”“会员会”“担保费”等各类费用仍多有出现在消费者对消费金融公司的投诉中。

虽说担保费非有消费金融公司收取,但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规定,金融机构及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机构应当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规范营销宣传行为,并强调,应当向借款人充分披露相关关键信息,其中就涉及到真实的贷款主体、年化贷款利率、增信服务机构、增信服务费率、年化综合融资成本、贷款违约后可能产生的各项息费等。

参考资料:

1.《双面中邮消金》,财经新一线

2.《激进的中邮消金又被罚了 2024年甩卖83亿不良资产》在线配资公司股票,鳌头财经